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寻文人古迹,梁实秋故居

日期:2019-07-29 点击数: 作者:图/文 李子星 来源: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 williamhill官方网站赴青岛名人故居调研团

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文化名人,为深入了解这些文化名人,感受他们所经历的一生,7月23日,williamhill官方网站赴青岛名人故居调研团前往青岛市梁实秋故居探访。

青岛梁实秋故居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3号,坐落在小鱼山脚下,建于1928年。20世纪30年代,梁实秋在山东大学外文系任教时居住于此。中西混合式建筑,砖石结构,占地546.69平方米,建筑面积447平方米,地上2层,地下1层,花岗岩墙基,红瓦斜坡屋面,厅门南向,二楼大门上方有一挑台。室内木板地,无雕饰。整幢建筑简朴而实用,如今仍有普通市民居住。抵达后,有一位当地居民热情地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并为成员讲解梁实秋先生在这里的经历。

1930年,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四处延揽人才,专程赴上海邀请梁实秋和闻一多,二人前往青岛考察,发现“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立时拍板。当年秋天,梁实秋来到青岛,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那年的他,年方27岁。在此期间,梁实秋先生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院内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故居巷口有青岛市文物局立的铭牌。梁实秋认为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还认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语言大师、文学家梁实秋先生不仅在此住过4年,而且院内郁郁树木也还是梁实秋先生当年栽植的。

http://vsb.qust.edu.cn:8080/_vsl/964BA607AB14DD80FFA4BD9A269A84F5/1DFB6CC2/90FC

梁实秋先生喜爱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因而那时的青岛大学图书馆收藏莎翁著作最多,中外文各种版本俱全。也就从那时起,梁实秋开始在教学及工作之余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只译两本。这项巨大的翻译工程在他离开青岛后一度中断,直到1967年,梁实秋在台湾终于译完了全部40册的莎翁全集。在青岛期间他还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梁实秋好客,杨振声、闻一多等都是常客,胡适自北京来青岛住在距梁家不远处的金口路一号”万国疗养院“,也几次至梁家作客。梁实秋先生对青岛极其喜爱,认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晚年在台湾,他更是在二十余篇文章中都提及当年在青岛的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在他台湾家中的案头上一瓶海沙被视作珍品,而这是梁实秋先生在大陆的女儿梁文茜特意来到青岛,在海水浴场为父亲捧回的礼物。在众多客居作家中,梁实秋对青岛的感情最为深厚。提及对青岛的初次印象,他深情写道:“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故居与故居里的人似乎早已习惯了如我这般的寻访者,岁月的痕迹写在墙壁上,而院子里堆积的杂物却也带来难言的生气,一张锈迹斑斑的铁凳上,堆放着几盆色调极鲜艳的假花,上面的床单、被单随风飘动,却也俗得可爱。

http://vsb.qust.edu.cn:8080/_vsl/ED796797BE4EE0DAD1435825AE69C464/ADE7D7E5/81AE

在《忆青岛》中,梁实秋用了许多笔墨描写青岛的宜人气候与质朴民情。然而在梁实秋另外的文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青岛的遗憾:“我在青岛居住的时候,那地方背山面海,风景如绘,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最理想的卜居之所,惟一缺憾是很少文化背景,没有古迹耐人寻味。”看山观海,久了也会腻烦,于是梁实秋在青岛当了四年的酒徒,他与七位同事豪饮之场景,曾让路过此间的胡适大吃一惊,出示戒指,连称免战。而这也大抵道出了青岛这个年轻城市在人文方面的缺憾。昔时,梁实秋与闻一多、方令孺等同僚也曾在这院内聚会烤肉,“从山上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浓郁。烤肉佐以潍县大葱,真如锦上添花,吃得皆大欢喜”,想来,院内除了肉香,烧柴的香气也同样四溢。

http://vsb.qust.edu.cn:8080/_vsl/55808A9564AE2D5138FE9962B69FC088/91EF3125/C06E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回顾了梁实秋先生的一生,了解了他的点点滴滴,同时通过领略文化名人的经历,团队成员对人生有了充分的思考,立志向这些名人们学习。

Copyright © 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